自2022年起,為租屋族減壓,崔媽媽基金會、OURs都市改革組織與巢運共同邀請跨黨派委員,開始啟動房客租金扣抵所得稅修法倡議,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終於2023年推動修法完成,將「列舉扣除12萬元」改為「特別扣除18萬元」,在抵稅制度上更符合現實情境,可降低租屋家庭的所得稅負,也會提高民眾申報意願。
巢運、崔媽媽基金會、OURs都市改革組織等民團,為「降低租屋負擔,保障租屋權利」,於2021年提出《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後稱《租賃條例》)民間版修法草案。在民團與跨黨派委員積極努力下,終於於2023/1/12三讀通過。 本次通過內容: 住宅租賃契約全面適用消保法 包租業之轉租契約應實價登錄
居住正義是一個十分艱辛的目標,巢運團體長期關注居住問題,從1989年至今推動了數次立法,也推動了社會住宅的興辦。但關於市場面、制度面等改革,仍舊需要更多的支持才能打破既得利益者的壟斷。 因此,巢運將與設計師李根在老師合作,有別以往上街頭的傳統,透過「天龍房屋」的計畫,將議題推動與展覽藝術結合,藉此打動更多人關心。 我們在台北租用空間,開一間實體的仲介門市。透過為期一個月的營運過程,與大眾進行對話溝通,蒐集大眾對居住的心聲,並舉辦了11場內容充實的講座,亦邀請許多跨黨派議員與立委前來參觀。 天龍房屋在募資時有所承諾,將蒐集及凝聚社會大眾意見與力量,並把居住心聲帶入國會。因此在天龍房屋閉幕後,我們也將正式開展下一波改革議程,並宣示新一波「巢運2.0」正式啟動,年後將積極連結跨黨派改革力量,搭配2022年及2024年大選時程推動兩大面向制度改革。
1989年8月,因房價不合理飆漲而引發一場台灣社會運動史上極重要的無殼蝸牛運動。將近五萬名感受高房價的市民在「無住屋者團結組織」倡議動員下齊聚在台灣房價地價最貴的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進行夜宿行動,開啟了無殼蝸牛運動的先河。其後為了延續擴大訴求,「無住屋者團結組織」並在同年催生成立兩個子團體,分別是「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及「崔媽媽租屋服務中心」(崔媽媽基金會的前身)。但隨著運動議題熱潮的褪去,「無住屋者團結組織」完成了階段性任務而逐漸沈寂,兩個姐妹團體OURs及崔媽媽則繼續在台灣社會中辛苦奮戰。